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症状 > X > 消渴
编号:127648
朱文元辨治消渴病法理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0年5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261期
     朱文元先后就读于原山东医学院中医系、原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、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,现为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主任医师,获评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十大名中医、峄城区十佳医生、枣庄市十大名中医、枣庄市十大名医、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、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导师。善于诊治肝胆病、糖尿病、胃肠病、心脑病、结石病、风湿病、情志病、急腹症、乳腺病、不孕不育、眩晕头痛、失眠多梦、阳痿早泄、肾虚腰痛、小儿咳喘、疳积厌食、股骨头坏死等。朱文元从事中医近50年,对中医消渴病的诊治亦是造诣精深。现将朱文元主任医师治疗消渴病法理做简要整理,供同仁参考,并请指正。

    清热法

    消渴之证,皆燥热结聚,消耗津液而引起。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同而有肺热、胃热、心火、热毒,温毒等表现,因此清热之法又分以下五种:

    清肺热。肺为水之上源,主治节,通调水道,皆由脾传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。“上消于心,移热于肺”。肺热炽盛,耗津伤阴,故口干舌燥,燥热伤肺,水不化津,直趋于下,故尿频、尿多。其临床表现为烦渴多饮、多尿、舌红、苔黄、脉数为主。治疗宜清肺热、润肺燥。使肺热得清,肺燥得润,则阴津渐复,渴饮诸症渐消。代表方剂如清燥救肺汤去杷叶加瓜蒌根。

    清胃热。胃者,仓廪之官,主受纳水谷。饮食不节,胃中蕴热,胃热则消磨水谷太过,故多食善饥,是以《灵枢》说:“胃中热,则消谷,令人悬心善饥。”胃热盛,耗伤阴津,津液不能上承,则口干渴。胃火耗伤经血,肌肉失去营养,故形体消瘦。其临床特点为“多食善饥,不为肌肉,而日加消瘦”。治宜清胃泻火,方用玉女煎加黄连。如胃腑燥实,消灼津液,致大肠失润而便秘者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6325 字符